寿从笔端来 |
日期:2008/7/20 编辑:中原书画 来源: |
|
      古语云:“书画者多长寿。”“寿从笔端来”。善书画者荣登寿城,绝非虚言。 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书画家中长寿者居多。唐初“四大书家”的欧阳洵活到85岁;以《夫子庙碑》传世的虞世南89岁;书《玄秘塔》的柳公权88岁;明代大画家文征明90岁;清代的王时敏88岁。人们都知历代帝王中多短命,而爱好书画的帝王有4人活到80岁以上,梁武帝陈霸先86岁;女皇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清高宗乾隆89岁。近代书画家中长寿者更多,如沈尹默89岁;吴昌硕85岁;李苦禅86岁;何香凝94岁;齐白石97岁;连患有糖尿病的张大千,却活了87岁。孙墨佛和苏局仙享以百岁以上高龄。 何以挥毫泼墨使人长寿呢?何乔潘在《心术篇》中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之气散心中之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唐代诗人韩愈在形容书法家张旭作书时说:“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凡有动于心,必以草书发之。”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得妙:“作书能养气,以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赏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心灵焕发。”       古人名言,道出了书画使人长寿的真谛。古今书法艺术虽流派不一,但不管是道劲古朴,雄挥豪放,龙飞凤舞;还是端庄典雅,娟秀飘逸,皆给人以美的享受。画家泼墨之时,笔端流淌出的灵山秀水,争艳斗奇的花卉,栩栩如生的禽兽虫鱼,各具风姿神韵的古今人物,讽刺幽默的漫画小品,都会使人精神集中,宠辱皆忘,进入超脱凡俗,天人合一的境界。研究表明,人体衰老与脑细胞的老化和死亡密切相关。生命在于脑运动。如能经常练练书法绘画,在运笔时,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沉云,撇如陆断犀象,捺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曲如劲弓劲节。手腕的这种运动,可有效促进大脑运动,血氧供应充分,脑细胞活跃,兴奋与抑制生物节律十分协调,脑内各种神经递质分泌增加,传递信息加快,从而使人脑筋灵活,思维敏捷,应变力强,精力格外充沛。脑细胞生机勃勃,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各脏器功能和谐平衡,机体抗病力强而使人健康长寿。 挥毫泼墨与练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谋而合。练书法或绘画时,要求头要正身要直,双脚安稳,两臂展开,腕平肘起,指实掌虚,五指齐力。更要摒除杂念,思想集中,调心静气,天心自然,亦求墨迹完美。练气功的要领贵在“调神”、“静中求动,形神合一”,“心静体松,以意引气”、“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刚柔相济。”正像《黄帝内经》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科学研究表明,处于这种超然入之境,大脑产生a波,促使脑分泌一种“脑内吗啡”的神奇物质。脑内吗啡这种激素,不仅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而且具有使人情绪愉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疾病自然治愈和抗老的作用。这是善书画者去病延年的又一种科学依据。 中老年朋友,愿您的生命在书画中延伸……。(选自《养生之道》)
|
阅读:2184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