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地图定位 | 在线留言    
首 页 书画快讯 名家风采 民俗艺术 书画工艺 硬笔书法 书画培训 网站部落 书画趣谈 书画鉴赏 封面人物 地图定位 在线留言
 河南省赵恩民艺术研究院
日期:2008/6/14  编辑:  来源:



     赵恩民 1962年生于郑州,1980年参军,1983年转业后参加工作,从事过多种工作,经历人间各种艰辛,磨练了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通过自己的奋斗,为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奇葩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现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自幼喜欢玩泥,从捏泥窝窝到塑人像,经多年不懈的努力奋斗和探索,师承多家,自成一体,最善长捏日常百姓、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塑空技术兴于秦汉,后渐失传。赵恩民经多年刻苦钻研,挖掘出塑空绝技,作品及轻又省泥,还结实不裂纹,更富艺术表现,其人物形象千姿百态,憨态可掬,头手可自由转动、调换,细而不腻,粗而不糙,在吸取西方艺术强调光线运用的基础上,继承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技法,创新塑空绝技,使作品内涵更具深度和艺术魅力,深得国内外收藏家们的喜爱和收藏。2004年7月在北京会展时,作品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好评。作品在东南亚,特别是在新加坡,韩国等地引起轰动,以争相收藏为幸!
  赵恩民泥塑作品以生活原型见长,他把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通过技艺精湛的双手,把厚重河南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吮古创新,大度朴实,极富生命力,雅俗共赏,作品人物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告诉你一段生活故事,都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回忆。不同的文化艺术素养的藏家更是体味其灵魂的神韵,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折服民族文艺艺术的博大精深,享受天地合一的最高境界。中国泥塑泰斗张昌欣然题词“技精艺绝”,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朱玉成挥毫“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乃艺术之魂”。赞泥人赵作品!
  用赵恩民自己的话说“每个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在里面赋予了太多太多感情”!好不夸张的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自女娲造人后赵恩民的作品在当代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最高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技:土加水等于泥,纯天然原材料,作者用饱满沧桑的双手诠释泥土,把沉积了丰厚的文化的黄河泥注入了灵性,再现了中原地区民间生活的各个瞬间,通过每一件作品人物的肢体变化和面部表情,表现人物的精气神,你都可以听到他的心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
  精:从选泥到做坯,醒泥,成品“有法之极归无法”。每件作品都倾注了作者的丰富感情与生命,粗犷的大线条有一种大写意的笔触,线条明朗和谐粗放不失技法,重意趣和情调,不合比例的夸张更加真实地展现生活情趣和突出主题。细微之处特别是面部表情,惟妙惟肖,表现丰富,喜怒哀乐,情趣昂然,栩栩如生,动感、质感十足。寂寞的泥土跳跃着生命,极富视觉感染力和生命冲击力!
  艺:无彩无饰原生态,泥土栖息扑面而来,泥取于黄河之滨,技艺根植与中原大地,作品更具民族性。作者通过长期观察生活与苦思冥想,抓住闪现的灵感,为社会奉献出不朽的传世佳作。女孩的天真烂漫,阳光与自信,曲线与婀娜;男孩的顽皮与骄健,肌肉的质感;老人生活的苍桑与深遂——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动作的不同变化,给故事以不同内容,都给人以浓郁的韵律美感,是美的享受。
  绝:“塑空”绝技,每个作品都是中空的,用“塑空”技术创作的泥塑人物的头和手都能灵活转动或互换,可让观赏者自由不同形态。每件作品都有手工制作,只有唯一作品,没有复制的条件,堪称绝品,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数不可多见的国宝级作品。











阅读:1781次
联系方式:13346890096 信箱:s9614@126.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管理
Copyright © 2021 中原书画艺术网 豫ICP备06016528号 版权所有